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

習慣新環境需懂得做三件事---少說、多聽、了解身旁人事物


每當換到新環境,總是讓人有總不知所措的習慣感,都是需要一段過渡期。
不論是居住、工作,還是在就學者遇到轉學升學...
那如何讓自我快速融入,減少這過渡期呢?
小旅建議三件事,少說、多聽、了解身旁人事物。

新環境中的"新",是相對於你而言,對於環境中的其他人,早已屬於習慣的環境。
這樣的環境也早已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,也許這樣的平衡也面臨了許多的問題,
可能是團隊績效不如公司預期,可能團隊的執行態度太於消極...
但,它還是屬於依舊存在的平衡下。

多了一個人,開始影響它的平衡。
如果又以你所認為,這邊應該如何那裏應該怎樣...
只會讓這波盪開始劇烈,更難以保持平衡。

你用一人之力,硬生生地讓這波盪不平的環境開始平衡穩定!!
那小旅必須說..你運氣很好!!(似乎有點酸溜溜的FEEL...)

通常只會讓你一個人更累,更只會讓團隊中怨聲四起。
而且可能你認為你已經把握全部,業績已經穩穩向上,各方面都已經往好方向走。
其實也很有可能...
整個天平早已支離破碎..只剩下一個人的團隊..只是在以最終之力往上爬罷了。
沒有了你!!團隊就無法轉動執行,這樣還是團隊??

第一件事...少說..
既然已經開始打破平衡...何必讓波盪更劇烈造成破碎的危機呢?

懂得去多聽,都盡可能地去聽...
聽同事間的對話,無論是工作上、家庭中、又者是閒話家常的八卦。
或是...團員對你的報告...失敗的原由...盡可能地聽完...
或是...新學校老師與老師間的談話...課堂上老師的訓話..老師與同學間的對話...等等

會開始發現...一些有助於你去做事情的一些資訊。

有團員因為不知道如何培養和客戶的關係..那麼剛好是你的強項,是否可以幫助?
有同學在某科目非常強項,是否可以向他學習詢問?

又或者...
今天剛好接手一個企劃案,接洽的對象是某某知名藝人,恰好你又知道某同事是這藝人的NO1粉絲,是否可以找他一同努力?或是詢問相關?

得知A部門的阿強是影片後製的好手同時喜歡古典樂,你又剛好有朋友送的古典樂演奏的門票,是否可以靠此拉近關係呢?

又或是,有聽到同事間哈拉說,某間廁所的排水系統會噴水出來,不小心被噴到了..
你還會傻傻地去碰釘子?

也又可能是...因為你被調入此部門,重整部門的效率業績...可以從這些資訊慢慢了解問題點,再一一解決。

不光乎在於這幾方面..可以由很多資訊了解發現...而在你需要判斷或幫助時給予不小的基準。

同時這已經開始了第三件事情..了解身旁的人事物。

地球不會因為你一個人消失而停止轉動!!
同樣的
團隊也不能因為你一個人消失而去停止運作!!
你的存在、你的加入,只不過讓這團隊錦簇添花,好讓團隊更上一層樓。

小旅會這樣認為的...

最後分享一篇經理人對奇摩資深總監陳婉怡的專訪,個人還挺深感認同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Yahoo!奇摩資深總監陳婉怡:空降主管第一課,少說多聽,做部屬的後盾


我的管理故事My Story:Yahoo!奇摩資深業務總監 陳婉怡
採訪‧撰文 / 郭子苓   編輯 / 陳清稱   攝影 / 侯俊偉
「這個月的業績預估是多少?」「不知道,要到月中後才會準。」「怎麼會不知道?那可以做到老闆訂的目標嗎?」「不可能啦!」「為什麼不可能?積極一點、多推一些不就行了嗎?」「……」一陣沉默中,我抬起頭,看著會議室裡一張張不悅的臉、一雙雙反抗的眼神,我清楚地知道,接下來的路不會好走。
這是我新官上任的第一天,以一場不歡而散的會議作結。
空降,最大的考驗來自部屬
2005年,我頂著圖像式廣告(display)業務的佳績,接下以關鍵字廣告為主力商品的搜尋行銷部門。當時,關鍵字廣告不管對Yahoo!奇摩或台灣市場來說,都是全新商品,經銷模式尚未確立、市場反應也還不明朗,所以,我知道老闆願意大膽地派我去開疆闢土,是對我的肯定、是相信我的能力。但是,我萬萬沒想到,我的第一個考驗不是來自市場、不是競爭者、不是客戶,而是我的部屬。
當時,以空降主管身分加入團隊的我,看什麼都不順眼,覺得整個團隊沒有受過訓練、講話也沒有重點;不管我問什麼,他們的回覆不是沉默,就是「沒辦法」「不知道」「不可能」,一連串的消極回應,總是讓急性子的我火冒三丈。相對地,部屬們也因為早已耳聞我的行事作風,認定我一上任便會大刀闊斧地重整團隊、換人砍人,所以也對我抱著極大的反抗心理,覺得我不了解狀況,不認同我做為他們的主管。因此,幾乎有長達半年的時間,我在會議上都像對著空氣說話;我的每一個「基本要求」,對部屬來說都是「挑剔」,而他們的每一個「理由」,對我來說都像「藉口」。
眼見雙方僵持不下、業務發展停滯不前,正當我一籌莫展時,我的老闆竟主動告訴我:「就算妳要把整個團隊換掉,我也會全力支持!只要妳確定妳一個人做得來。」聽到這句話,很多人可能會像獲得強力後盾般心安,我卻只覺得五味雜陳。老實說,沒有辦法帶起一個團隊,是我做為主管的責任,但即使面對我這樣「表現不如預期」的部屬,老闆非但不怪罪我,反而給我完全的信任與空間、全力支持我的判斷,那麼,我身為主管,又為自己的部屬做了什麼?
於是,這句「免死金牌」帶我轉了個大彎,做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決定。
轉念,從改變自己做起
對以前的我來說,「換個團隊」絕對是最快、狠、準的選擇,但是這次,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扛不起整個團隊,因為我在關鍵字廣告的領域裡是門外漢,而且我只有「一個人」:就算我可以扛二、三個人的業績,我也絕對做不來十幾、二十個人的差事。我知道我需要我的部屬,而如果我暫時不能改變他們,我就必須從改變自己做起。
所以,我漸漸改掉我急性子的毛病,少說、多聽,放慢腳步後開始發現,過去我總覺得部屬凡事不配合,但其實都是我太快下判斷、打斷談話,所以我總聽不見他們「辦不到」「有困難」背後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阻礙和難處。因此,往後只要部屬們又面露難色,我就會告訴他們:「那對你來說,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只要你能告訴我,我就能幫你爭取!」
經過幾個月的溝通,我終於找出業務窒礙難行的關鍵原因──業務員職責太雜、客戶數又過多(每個人負責100名以上的客戶)。因此在我的爭取下,對外,我們開始把催帳工作外包,讓業務員可以專心開發、經營客戶;對內,我重新建立一套業務員的育成系統,從業務的ABC開始慢慢指導。只是,正當團隊表現開始有所起色時,我卻面臨了人生中最大的打擊。
那年,我姐姐突然過世,措手不及的我只能拋下工作回家奔喪,協助年邁的父母處理後事;但即使我已經忙得焦頭爛額,我卻還是放不下正在起步階段的團隊,每天擔心他們是不是正常運作著?會不會需要我的幫忙?
也許是心有靈犀,每天當我疲憊不堪地回到家、打開電腦收信時,一封封業務回報裡要我加油、放心的文字,都像在回應我的焦慮與擔心;每一個人,都讓我感到無比窩心。我很清楚,他們沒有我也做得非常好,而他們也真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好。我想,就是從那一刻起,我們不再是恰好被安排在同部門的一群人,而是休戚與共的夥伴,一個真正的團隊。

陳婉怡
美國賓州Drexel大學MBA,曾任奇摩業務部客戶總監、美商雅詩蘭黛業務主任。2000年加入Yahoo!奇摩後,成功奠定Yahoo!奇摩圖像式廣告(display)業務發展,並於2005年轉戰搜尋行銷業務團隊,推動關鍵字業績成長數倍。
以上文章來自於 http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?p=42622
圖片來源 http://coangle1833.pixnet.net/blog/38
好東西與你分享XD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言咧!!小旅都會回的唷!!